我在海南開辦海南翻譯公司自一九九?年成立以來已經十多年了,本人在翻譯和教育的第一線工作了幾十年。沒有什么經驗,但有一點體會,交流出來供大家研討。
翻譯公司面向社會開展翻譯業務,不象坐在研究所搞文學研究,客戶的業務要得急,要求高,我們日常提供的筆譯服務涉及到各種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科,十分繁雜,不僅要求譯者有豐富的各學科知識,而且要求譯者具有較好的中文和外文語言水平。
就筆譯而言,外譯中材料一般看來較容易些,中譯外材料較難一些。要想把中文譯成地道的英文,對中國人來說,確實不容易;要想把外文譯成好的中文也不容易,如今年在博鰲一次瑞士銀行舉行的國際基金研討會上,搞同聲翻譯時,就遇上這樣一句話:“discretionary portfolio management”(專戶委托資產管理)由于對行業的不了解,在進行翻譯時,就很難譯準。現在科技發展很快,知識跟不上,譯文質量就難以保障。海南翻譯公司是省級翻譯公司,送來的都是較難的材料,顧客對譯文質量要求又高;有的中翻英2-3千字的材料,要求1-2天內翻好,真感到頭疼,如“哥德巴赫猜想”論文、“中國風水”、“易經”,IT有關的資料----。特別是一些學術論文、亞洲論壇發言、國際討論會上的發言,領導出國的講話材料,還有印刷材料、書稿畫冊、企業介紹、以及出口設備資料手冊等,都需要有較好質量的譯文。
如何搞好社會市面上的應用翻譯,目前在翻譯界研究的不多,搞研究的人大都把精力放在文學作品的研究上,搞的是“陽春白雪”,而把服務于經濟建設第一級所需應用翻譯看成是“下里巴人”,很少有人給予應有的重視。我們訂了《中國翻譯》,這是當前中國的權威性翻譯雜志。但我們的翻譯人員看的很少。有一次,我問為什么?回答是有關我們所需的文章很少。當然,從文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前者是非常必要的,但從經濟建設來談,后者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我們國家還沒有政府設定的研究機構或大學研究所去研究如何搞好經濟建設急需的應用翻譯,計算機公司出的一些翻譯軟件的質量也是沒有機構去研究和監管,應用翻譯的研究自然就落在了翻譯公司少數老翻譯的肩上了。由于在這方面缺乏研究,又缺少有關工具資料,目前市面譯文質量很難恭維。翻譯公司、翻譯打字社、商務中心、學校、個人、懂外語和不懂外語的五花八門好像誰都可以搞翻譯,而且都在搞翻譯。
海南翻譯公司,作為省級翻譯公司,對于如何保障譯文的翻譯質量十分重視,我們除了建立一套“譯-校-審”的翻譯質量保障制度外,日常還組織翻譯對如何搞好應用翻譯進行研究,有效地提高并保障了應用譯文的質量。
我們在翻譯中著重研究“漢英兩種文字思維表達上的特點與差異”,在翻譯上形成一種語言思維轉換模式,按照這種語言的標準模式進行翻譯,準確、快速、錯誤率少。因為我們的翻譯所掌握的英語語言是從書本上學來的,我們的翻譯人員也大都是生活在國內,要把中文翻譯成標準的英語,只能按英語的語法、詞法、句法和習慣用法來翻譯。分析兩種語言文字在思維表達上的特點與差異,搞清兩種語言文字在語法、詞法、句法和習慣用法上的特點尤為重要。
文學翻譯與應用翻譯不同,前者重在“達和雅”,講文學修辭,重在文學的再創作上;而后者重在“信和達”,講結構,重在兩種語言的結構轉換上。所以結構上了解“漢語與英語兩種語言思維表達上的特點與差異”對應用文的漢譯英是十分重要的。
中國人擅長客觀思維,思維表達的方式總是遵循時間和事理發展的先后順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由外到內,按發展的層次順序進行闡述; 如:
(1) 海南翻譯公司地址:‘中國 海南省 海口市 龍昆北路38號 華銀大廈2305室’,這句是最典型的從大到小的表達形式。
(2) 我 每天早上 在室外 高聲 朗讀 英文。
主語+ 時間狀語 + 地點 + 方式 + 謂語 + 賓語。
(3) 蜂膠是蜜蜂采集植物傷口的粘性保護物質(樹脂)與蜜蜂提內分泌物加工而成的。
(4) 不到三亞,枉來海南。
而西方人擅長抽象思維,表達事物總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態后敘述,先總結后事例,先整體后細節,先點出主題后進行論證,由結果到原因、由小到大等。西方人的思維與中國人的正好相反。
譯文:(1) Rm2305, Huayin Building, 38 Longkun N.Rd, Haikou City, Hainan, China
(2) I read English loudly in the open every morning.
主語+謂語+賓語 + 方式狀語 +地點狀語 + 時間狀語
(3) Bee glue is prepared with the resinous substance(resin)on plant wound for protection gathered by bees and the bee’s inscretion.
(4) A visit to Hainan would not be completed without visiting Sanya.
這幾句英語的譯文,主語和謂語的位置與中文的明顯的不同,狀語順序正好顛倒了。
在翻譯時就要特別注意“漢語與英語兩種語言思維表達上的特點與差異”,在讀懂中文原文的情況下,從中文的句法上分清主謂和各層次修飾語的關系,吃透中文內涵,再根據英語語言特點,采用不同的手段,如詞序的排列要有強調、有到裝、有省略、有增加、有減少、有轉換,肯定還是否定,陳述還是疑問,簡單句還是主從復合句…等方法,按英語句法格式安排原文的主謂和各修飾語的順序,進行有效的翻譯轉換。使譯文做到語法清晰,句法正確,邏輯連貫,層次清楚,簡潔而通順。
一、兩種語言的句式比較
例1、 在“知識+資本”的經濟潮流中,在入世的聲聲號角聲中,單憑匹夫之勇,已無法完成一個企業的戰略性擴展,更談不上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In the economic tide of “Knowledge + capital”, with China’s entering into WTO, it is impossible for a single person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expansion of an enterprise, not to mention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本句采用強調與倒裝手法進行翻譯,譯文就順暢了。
例2:我們+每天晚上+在宿舍里+用英語+熱烈地 討論+ 各種 話題。
主語 時間狀語 地點 方式 (副詞)謂語 (形容詞)賓語
譯文:We discuss various topics animatedly in English in our dorm every night.
主語謂語 (形容詞)賓詞 (副詞) 方式狀語 地點狀語 時間狀語
漢語結構的“組織原則”是遵循思維的邏輯順序,不允許顛三倒四,要求主語和思維的對象的一致。從邏輯關系上去理解漢語句子的結構關系,是分析漢語句子的一條捷徑,也是選擇英語對應句型的關鍵。
翻譯時,要掌握漢英兩種語言在句型上的不同表達方式。英語句型比較規范,句型也比較格式化,每句必須要有主謂,無主句很少,除并列句外,每句只能有一個主語,一個謂語動詞,凡是具有兩個以上的動作概念的,次動作必須以不定式、分詞、動名詞或介詞等非謂語形式出現,用動作概念做主語的,要把動詞轉換成名詞。英語句子嚴格要求一致性:主謂一致、動賓一致、時態一致、數格一致。主從句要前后呼應,協調一致。修飾詞和連接詞的用法要一致得當等。翻譯時要根據兩種語言的習慣表達方式,來造句。詞序的排列要有強調、有到裝、有省略、有增加、有減少、有轉換,肯定還是否定,陳述還是疑問,簡單句還是主從復合句等,必須仔細斟酌。
二、語序比較
1、兩種語言的語序基本相同:主語+謂語+賓語
1、我們 是 學生。
We are students.
2、我 住在 海口。
I reside in Haikou.
3、我 有 三封信 要寫。
I have three letters to write.
4、他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 主觀性 和 片面性。
On these issues, he was subjective and one-sided.
5、別 讓 他 在外面 站 在雨里等。
Don’t leave him waiting outside in rain.
6、我們 滿懷信心地 希望, 一切 都會 好起來。
We confidently hope that all will yet be well.
2、兩種語言的語序不同:英語陳述句與漢語的最大差別在于修飾主謂賓我句子成分的位置。英語為方便開展敘述,一般將修飾詞語后置,這便造成中英陳述句在語序上出現“顛倒的對應關系”。
例1:新加坡明國際貿易私人有限公司周成先生早晨九點四十五分打來電話,對阿克拜于緬甸聯合漁業項目的條款確認如下:
Mr.Chew Theng Of M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te LTD, Singapore called at 9.45 a.m. confirming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joint-fishery operations for Acheh and Mysnmar sa follows:
本句英語的定語、狀語和賓語位置與中文的完全相反。
例2:Much of the responsibility for our situation therefore depends upon the people of your own country.
所以,我們 目前 形勢的 主要 責任 取決 于 貴國的 人民。
英語的修飾語—狀語、定語、名詞從句大量后置。這種英語句式能屈能伸,具有開展性和延伸性。
例3:海航美蘭機場賓館是海航酒店集團下屬議價三星機現場商務酒店,位于海口美蘭機場西300米處,是機場附近唯一的一家集旅游、商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三星級賓館。
譯文:Meilan Airlines Hotel, located at 300m west to Haikou Meilan Airport, is a only three-star hotel under Hainan Airlines Hotel Group, merging tourism, vacation and recreation into a whole.
本句譯成主系表結構,其他部分就好安排了。
例4:海南綠春園大酒店是按國際四星級標準修建,集客戶、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一座新型商務、旅游、度假酒店。
譯文:Hainan Ever Green Garden Hotel built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4-star standards, is a newly built hotel for business, tourist and vacation, merging guestrooms, food service, vacation and recreation into a whole.
本句的翻譯采用的結構與上句相同。
例5:你 昨天晚上 干 什么 來著?
譯文:What were you doing at home last night?
三、英語的基本句型
英語句子的結構千變萬化,但基本句型只有五種:
1. SV 主謂
2. SVO 主謂賓
3. SVOi Od 主謂賓賓(直接賓語)(間接賓語)
4. SVOC 主謂賓補
5. SVC 主系表
四、句子種類
句子種類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復合句。
1、 簡單句
只具有一個謂語動詞的句子稱為簡單句。
委員們意見一致。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were of one mine.
有非常多的軍人埋葬在那個陵園里。There were great many soldiers buried in the cemetery.
他們見了五次面,吵了五次架。 They had five quarrels in as many meetings.
2、 并列句
兩個句子由連詞連接并列于一個句子之中稱為并列句。并列句中常用的連詞有:
1)連接兩個概念:和以及而又也然后所以,因此 為了…也便 …太…以至于 但是 不僅…而且 只要 Andso therefore so…as so thatso…that too…to but not only…but(also) so long…as 2)兩者之間選擇其一:要不,或者 …否則 既不…也不不是…就是…3)表示兩個概念有矛盾:但是 然 而 仍然 而,可是另一方面而,反過來 or otherwise or else neither…nor either…or but yet however still while whereas
Please come and see me soon 請盡快來看我。 I was late, and so was he. 我遲到了,他也是。 She watched TV last night and so did I. 昨晚她看電視,我也是。 She did not watch TV last night, nor did I. 昨晚她沒有看電視,我也沒有。 I was tired, so I went to bed earlier. 我累了,所以早點睡覺了。 We hurried so we didn’t miss the train. 我們加快步伐,所以沒錯過火車。 The book was not so interesting as I had expect. 那本書不像我料想的那樣有趣。 Either he did not speak distinctly or I did not hear well. 不是他沒講清楚,就是我沒聽清楚。 Marry worked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but she got very little money. 瑪麗從早干到晚,但掙得的錢很少。 He has a strong desire for success, but he has no desire to work hard. 他渴望成功,但不愿努力。
3、 復合句
帶有從句的句子為復合句。
He has made up his mind that he would work his way through college.
他決心半工半讀念完大學。
It was a long time since I saw you last. 好久沒有看到你了。
關聯詞 從句通常由關聯詞引導。
1)關系代詞 which that who whom whose
2) 關系副詞 when why where
3) 疑問代詞 which what who whom whose
4) 疑問副詞 when why where how
5) 從屬連詞 (引導名詞性從句)whether if that
(引導狀語從句) when although though because before after soon as as long as since so that too…to do
五、從句的種類
1、主語從句 What I want to say is this. 我想說的就是這一點。
4、表語從句 This is what I want to say. 這正是我要說的。
5、賓語從句 I have said what I want to say. 我已經說了我要說的。
6、定語從句 This is the thing I want to say. 這是我想說的事。
7、狀語從句 If you want to say something, say it clearly. 如果你想說,就講清楚。
六、句型的擴張
英語基本句型用修飾語、從句來擴張的形式。
1、 用定語來擴張
1)單詞定語:(形容詞、分詞、動名詞、名詞、數詞、代詞)
Beijing is well known for its gloriou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北京由于這在中國現代史上光榮的革命傳統而著稱。
The broken truck need to be repaired. 壞汽車需要修理。
There is an exciting news in today’s news paper. 今天報紙上有一側令人興奮的休息。
Have you finished your teaching plan? 你的教學計劃做好了嗎?
The school library has many books. 學校圖書館有許多圖書。
Have you any books about English literature? 你有關于英國文學的書嗎?
2)介詞短語作定語:放在被修飾的名詞之后
He bought a book on agriculture. 他買了本關于農業的書。
She is a woman with a hot temper. 她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女人。
She lost the key to the door. 她把房間的鑰匙丟了。
3)不定式作定語:
Have you anything to say on this topic? 這個話題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Do you have any car to be repaired? 你有車要修嗎?
We have made a plan to fulfill the project within three weeks.
我們制定了三周內完成該項目的計劃。
4)分詞和分詞短語:
他看見驚慌萬狀的人們試圖從著火的房子里逃走。
He saw terrified people trying to get out of a burning building.
5)從句作定語:稱之為定語從句
The man who is coming to speak to us tomorrow is Professor Li.
明天來給我們做報告的人是李教授。
We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China won the right to hold Olympic Game in 2008.
我們將永遠不會忘記中國獲得2008年舉辦奧林匹克權的那一天。
6)定語從句關聯詞:關系代詞: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
關系副詞:when where why
2、 用狀語來擴張
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及全句。
說明時間、地點、方向、目的、原因、結果、方式、條件、讓步、程度、伴隨情況。
1) 副詞作狀語:
房子裝修得挺漂亮。The house is adorned beautifully.
他坐在哪兒抽煙。 He sat there smoking.
請等一下。 Waite a moment.
2) 介詞短語作狀語:
他從口袋里拿了個錢包交給了他的妻子。
He took from his pocket a wallet and gave it to his wife.
民族斗爭,說到底,是一個階段斗爭。
In final analysis, national struggle is a matter of class struggle.
3) 不定式作狀語:
我們沖上前去與他握手。
We all rushed forward to shake hands with him.
那天我進城看朋友。
The other day I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mine in town.
要學好外語,得要有好方法。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we must have a good method.
4) 分詞和分詞短語:
他坐在那兒抽煙。
He sat there smoking.
他不知怎么辦好,就去問老師。
Not knowing what to do, he decided to ask the teacher for advice.
5) 從句作狀語,起狀語作用的從句稱狀語從句
You can’t do it well unless you work harder.
你若不更加努力,工作就做不好。
6) 狀語從句關聯詞:
時間 When as while after before as soon as since till until whenever
地點 where wherever
原因 because since now that as
目的 that so that in order that(+may can could)
結果 so that so…that
讓步 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however whatever whoever no matter
條件 if unless suppose supposing provided as(so)long as
a) 用名詞性從句來擴張
主語從句 That he will come to the meeting is certain. 他來參會是肯定無疑的了。
表語從句 That is why they want to come. 這就是他們要來的原因。
It look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 天好像要下雨似的。
賓語從句 History shows that wars ar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just and unjust.
歷史上的戰爭分為兩類:正義和非正義。
I wonder whether (if) they come or not. 我不知道他們來還是不來。
I was surprised at what he said. 他的講話使我吃驚。
名詞性從句關聯詞:
b) 連詞 that whether if
c) 疑問代詞 who what which
d) 疑問副詞 when where how why
e) 用短語來擴張基本句型
i. 不定式短語做賓語:
晚飯后我喜歡看報紙。
He likes to read newspapers after supper.
ii. 動名詞短語做賓語:
他們已經把機器修好了。
They have already finished repairing the machine.
iii. 分詞短語做補語:
上午九點我見到他們在教室看書。
I saw them reading in the classroom at 9 am.
iv. 介詞短語做狀語:
她是班上最小的學生。
She is the youngest student in the class
七、特殊句型 1. There + be +…結構 There
are still three points that are worthy to be mentioned. 有三點仍然值得提一提。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 任何事沒有一成不變的。 There is going to be a garden party in the park. 公園里有游園活動。 There seems to be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atter. 對于這個問題似乎存在著誤解。 On the third floor, there lived a young woman. 三樓住著一位年輕的婦女。 (類似的還有:to exist to come to stand to occur to lie)
八、翻譯例句分析
例1. 她 用手 蒙住了 臉, 好像是 為了保護 眼睛。
主 狀 謂 賓 連接詞 目的狀語
She covered her face with hands, as if to protect her eyes.
主 謂 賓 狀 連接詞 目的狀語
譯文分析:本句的英譯文在語序上與漢語基本一致,但英語的狀語“with hands”習慣上放在后面,譯文中還增加了物主代詞“her”,不定式“to”與漢語‘為了’意思相同。
本句的譯法技巧:
(1)抓住主、謂、賓;
(2)擺好兩個狀語的位置:‘with hand’修飾謂語動詞‘covered’.
to protect her eyes修飾整個句子,放在后面,用連接詞‘as if’與主句連接。
例2. 他 好像 不知道 那回事 似的。
主 謂 賓
He looks as if he were ignorant of that affair.
譯文分析:本句英語的詞的順序和表達方式就大不相同了。
漢語的主、謂、賓“他+不知道+那回事”
而英語采用的是表語從句he looks(系動詞)as if(連詞)引出后面的表語從句。‘不知道’用“to be ignorant of”句型來表達,正符合英語的習慣
本句的譯法技巧:注意兩種語言的轉換:
中文‘好像…似的’? 英語 ‘to look as if ’‘不知道’ ?‘to be ignorant of ’句型英語譯文把原文譯成---主從復合句,所以在從句中要重復主語‘he’。
例3. 機器人 到底應該 具有 什么形態, 看來 還 是 個大問題。
主語從句: 主語 謂 賓 主句: 系詞 表語
Version A: It still to be a big problem that what form should be taken by the robot.
譯文分析:本句可用A、B、C三種句型來譯。原文主旨結構:“形態看來是問題”。
可翻譯為:“The form seems to be a problem.”中文‘看來是’通常都譯為‘It seems to be’結構,‘It’
作形式主語,代替從句、不定式或動名詞片語;“機器人到底應該具有什么形態”?可譯成‘What form should
the robot take?’“看來還是個大問題”可譯成‘It seems to be a problem.’“還是個大問題”,實際指
的是“家用機器人到底應該具有什么形態”。把兩句合成一句,便成為Version A。
這句的主句是‘主系表’結構,不定式‘to be a big problem’作表詞。Problem帶定語‘that what form
should be taken by the robot.’以被動態譯出。在轉換時,注意用關系代詞‘that’,problem 后不能直接
跟what form…從句。除了version A外,還可以譯成version B和version C。
Version B:What form the robot should take still seems to be a big problem. 這是一個名詞性主語從句What form the robot should take。本句的譯法與中文的語序一致。這是最簡單的譯法。
Version C:It seems there is still a big problem as to the form which the robots should take.
譯文分析:C的英語譯文與漢語原文句式差距甚遠,漢語無主語的句子相當地多,英語則不同,句子一般都需要有主語。當原文主語不明確時,一般用it is + adj. +that句型,或用there is + noun as to。所以在翻譯時,要重新組織句型:把‘看來’譯成?It seems“還是個大問題”譯成?there is still a big problem,problem帶介詞片語‘as to the form’作定語,用‘as to’把原文的主句和從句意思連接起來。‘as to’為介詞‘the form’是其賓語。句中的“還是個大問題”,實際指的是“家用機器人到底應該具有什么形態”,所以‘機器人以底應該具有什么樣形態’譯成了定語從句?‘the form which the robots should take’‘到底應該’譯成?‘should’
例4. 人們利用科學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
Version A. People understand and change nature with science.
Version B. People use science to understand and charge nature.
譯文分析:原文:“了解自然,改造自然”是一種并列結構句式,Version A譯文,把人們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做并列主句,“利用科學”譯成方式狀語。而Version B把‘science’用作主句的賓語,把了解自然,改造自然作目的狀語。
例5. 徐悲鴻畫馬畫得特別好。
Version A. Xu Beihong’s drawings of horses are exceptionally good.
Version B. Xu Beihong was exceptionally good at drawing horses.
譯文分析:原文“徐悲鴻畫馬”中句子主干,“特別好”是狀語。像這樣的句子譯成英語時,要使譯文更符合英語習慣,常常需要采用詞類轉換的方式,并對原文進行改寫。Version A從畫入手,以畫作主語,把原文改為‘徐悲鴻的馬畫特別好’。而Version B把原文改為‘徐悲鴻過去特別善于畫馬’。
例6. 中國人民歷來是勇于探索、勇于創造、勇于革命的。
Version A: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courageous in exploration, invention and revolution.
Version B:The people of china have always been courageous enough to probe into things, to make inventions
and to make revolution.
譯文分析:原文理解:“人民是勇的”(people are courageous),在“探索、創造、革命”方面(in exploration, invention and revolution)介詞片語。翻譯時抓住主干,再添枝加葉,就可譯成Version A的句式,這是主系表句型結構。而Version B把“勇于探索、勇于創造、勇于革命的”作為狀語來譯,以to probe into things, to make inventions and to make revolution并列形式,表示程度,勇于到…;由此可見,英漢兩種文字的不同表示形式,漢語將“勇于”重復了三次,以便造成句子的排比,增強句子的修詞效果。而英語根據習慣,不能在“勇于”上排比,而采用“探索、創造和革命”的排列方式,起到同樣的修詞效果。
例7. 質子帶陽電,電子帶陰電,而中子既不帶陽電也不帶陰電。
Version A:A proton has a positive charge and an electron a negative charge,but a neutron has neither.
Version B:Proton is positive, election negative and neutron neither.
譯文分析:原文是三個小句子構成,在翻譯時可以采取排列的形式,按照英語的習慣,排列的句式中,后面的句子可以省略與前句相同的成分,如Version A“A proton has a positive chare and an electron a negative charge”‘而中子既不帶陽電也不帶陰電’譯為“but a neutron has neither”。漢語句子中多次出現“帶”,其目的是通過重復進行排比,以比較和對比手法,強調而說清問題的目的。譯成英語時,就得要按地道的英語要求,采用轉換詞類或句法結構的手法來譯。Version B譯成主系列結構,句式更簡潔、明了。
例8. 我國科學研究發展的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
Version A:The charac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a is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Version B: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譯文分析:原文句式:“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是主系列結構,可譯成:characters are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把原文“特點”的修飾語加上去就行了(The charac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a)。于是出現了Version A的譯法。而Version B翻譯時,把“特點”(character)由名詞轉換成動詞(characterize)。把發展變為主語,理論聯系作為方式狀語。
例9. 辦任何事情,為要有把握,就要有所準備,而且要有充分的準備。
Version A:To ensure success in doing everything, one must be prepared, and fully preparedfor it.
譯文分析:原文是一個無主句,主語是泛指人,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用‘one’代替人。那么原文的結構就很清楚了:
“一個人要有所準備,而且要有充分的準備”。(one mast be prepared, and fully prepared at that)這是主句,“要有把握”(To ensure success)顯然就是‘準備’的目的了;“辦任何事情”是“有把握”的地點狀語(in doing everything)。“prepare for---”是習慣搭配。本句翻譯難點:
1) 理解原文無主句的主旨結構;
2) 對原文“辦任何事情,為要有把握”的理解,應理解為“在辦事中,要有取得成功的把握”。所以譯成“to ensure success in doing everything”最為合適。
例10. 語言這個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功夫不可。
Version A:It is not easy to master a language and hard working is needed at it.
Version B:It is not easy to master a language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Version C:The mastery of languag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譯文分析:原文主旨構架:可以理解為“學好語言,或掌握一門語言不是容易的事,要下苦功夫”。
“學好語言不容易,要下苦工夫”(It is not easy to master a language and it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to master a language)。閱讀原文后對其進行理解分析,這樣的句子就可以采用2-3種句型:A和B用it形式主語引出‘to master a language’;C.是將“掌握”(mastery)作主語,‘非下苦功夫不可’可譯成并列句A,也可譯成B、C兩句。
九、如何提高英語翻譯水平?
(1) 平時加強英語基礎訓練,對提高翻譯水平最直接的是精讀、背誦英文范文。每周選3-5篇精讀課文作范文,進行反復誦讀,以提高語感,熟悉句型及詞的用法等。
(2) 學習中注意比較英漢兩種語言典型句型的差異,提高漢譯英造句能力。
(3) 在翻譯中出現錯誤要找出錯誤原因,認真分析對待。
(4) 在常用詞匯、詞組搭配、習慣用法上下功夫。翻譯的錯誤大多出在語法和習慣用法上。
(5) 正確使用詞典和電腦上的詞庫和翻譯軟件,不要望詞生義。
十、漢譯英翻譯的基本方法
漢譯英翻譯中要注意抓好“理解”與“表達”兩個環節。翻譯的方法和變通的手段很多,一個句子往往有多種翻譯形式,譯文只要達到“通順,忠實于原文,無重大語言錯誤”就夠了。
(1)讀懂原文
也就是說,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而是要搞清句子和短文的真正含義,搞清原文的主旨,確切理解中文所述事物的本身含義及與之相關的外延聯想。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寓意,分清褒貶,理順關系,語篇上下邏輯通順,文理清晰。
(2)寫好譯文提綱
在透徹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分清主謂、動賓以及條件和修飾語等;翻譯句子,要選定合適的詞匯和英語句型,確定英譯文句子的構架;翻譯短文,要寫出短文譯文的提綱,再遺詞造句,擴張單詞或片語,按邏輯思維和語篇層次,串通行文。
(3)檢查校改
從語篇上分析,從邏輯上推敲,從語法上檢查,與原文對照著進行,檢查是否有錯譯漏譯,拼寫、標點符號、大小寫是否有錯,看一看有沒有不合適和不通順的地方,需要潤色加工等。